Ragic_logo
#1 No Code tool for digitalizing your business processes









🏠首頁
關鍵字
解釋
參考資料
附加檔案
分類
Tools
 
{布杜瓦佛學小典}
關鍵字
菩提心
解釋
一、菩提心的相性
與成為己之伴之為他義尋求圓滿菩提想俱同出且住於成為大乘道之入門道之族之大乘主要意之具特識。

「與成為己之伴」指必須要具足以下的條件,也就是說以下的條件要成為自己的助伴、眷屬:
(一)為他義尋求圓滿菩提想俱同出
慈氏《現悟飾論》「作發心乃為他義 欲正圓滿之菩提」(《現觀莊嚴論》「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意即發心需具備以下兩個想法:
  1. 為他義
  2. 尋求圓滿菩提
意即大乘發心的相性乃「為他義尋求圓滿菩提想俱同出」之「大乘主要意之具特識」。
(二)住於成為大乘道之入門道之族
住於成為,指具備的條件「大乘道之入門」「道之族」。此處特別要強調「大乘道的入門」是要排除「聖醒盛續之現前悟滿漏無我之意識」雖然也具有「與成為己之伴之為他義尋求圓滿菩提想俱同出之大乘之主要意識」但不是大乘發心。
並且以「道之族」特別補充不僅是「大乘道之『入門』」,包括大乘中資糧道以上之諸發心。
(三)大乘主要意之具特識
菩提心是大乘道的門檻,這裡強調「大乘」是要排除「尚未入道滿漏續」的「為他義尋求圓滿菩提之想俱同之具特心」。
為了特別排除不是大乘發心的「聖醒盛續之眼識與成為己之伴之為他義尋求圓滿菩提想俱同出之大乘之主要識」所以要特別強調「主要意之具特識」。
二、大乘發心的分類
(一)從本質(體性)之門分二:
  1. 願心之相性
    與成為己之伴之為他義尋求圓滿菩提想俱同出且住於成為大乘道之入門道之族之大乘主要意之具特識,且不以行修之事直接捉
  2. 入心之相性
    與成為己之伴之為他義尋求圓滿菩提想俱同出且住於成為大乘道之入門道之族之大乘主要意之具特識,且以行修之事直接捉
(二)從發式之門分三:
  1. 如王之發心
    己先成為醒盛而彼後欲將一切具心置於醒盛地。
  2. 如牧夫之發心
    先將一切具心置於醒盛地而彼後欲己成為醒盛。
  3. 如船夫之發心
    己與一切具心欲同時成為醒盛。
(三)從地界(界限)之門分四:
  1. 信行之發心(於資加二階段)
  2. 正熱忱之發心(於不淨七地階段)
  3. 全熟之發心(於淨三地階段)
  4. 斷遮蔽之發心(唯在醒盛地)
(四)從粗細之門分二:
  1. 從符號生之粗發心。其中,粗發心,乃分五:
  1. 從善親友力而生之不堅固之發心。
  2. 從因理而生之堅固發心。
  3. 以往昔狃習善之力而生之堅固發心。
  4. 以多聞力而生堅固發心。
  5. 以於此生狃習善之力而生之發心。
  1. 以法性力而得之細發心。
(五)從聲詮之門分二:
  1. 勝義發心。
  2. 皆俗發心。
(六)從喻(譬喻)之門分二十二:
乃從如地乃至如雲矣。如地、如黃金、如月、如火、如藏、如寶源、如海、如金剛、如山、如藥、如善親友、如如意寶、如日、如歌、如王、如庫、如大路、如乘騎、如噴泉水、如悅耳聲、如河、如雲。
~待續~

參考資料
《嘎擋文集第110冊》,頁202-203
釋法音《現觀莊嚴論八事七十義綱要》,頁112-114
見悲青增格西「菩提心的定義」(2023/8/12瀏覽):http://chienching.blogspot.com/2011/04/3.html
附加檔案
分類
詞彙
最後修改者
猷固仁波切
最後編寫時間
2023/08/12
詞條建立者
猷固仁波切
建立日期
2023/08/11
Welcome to Ragic!
Next
Starting March 31, 2025, LINE Notify will be discontinued. Future notifications require a paid plan and will be sent through Ragic’s official account.To start receiving notifications, purchase SMS credits on the Account Billing page.

For pricing details, check this document.To enable LINE notifications, click here to add Ragic as a friend and complete the setup.